涉及气凝胶 | 绿色建筑如何赋能城市更新?代表委员献策
在2024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明确提出培育绿色建筑等新增长点。在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短缺的背景下,绿色低碳建筑改造成为全球共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双碳”目标的提出,绿色建筑改造更是推动城市更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今年,不少代表委员将关注点聚焦于绿色建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铁道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戴和根表示,当前,建筑业正逐渐步入存量更新时代,由新建工程向改、扩、翻新方向发展,大量老旧小区、城中村、老工业厂房等城市片区以及机场、高铁站、码头等公共设施亟待更新改造。随着人们对居住品质要求的提升,“绿色、低碳、智能、安全”逐渐成为行业主管部门和人民群众认可的“好房子”的标准。
戴和根今年带来两份与绿色建筑有关的提案,分别是《关于探索绿色低碳实践推动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关于加快竹基复合材料产业发展助力落实“双碳”目标的提案》。
“近年来,我国积极倡导绿色低碳发展,行业主管部门制定了相关政策引导绿色建筑行业发展。虽然取得了诸多成就,但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戴和根指出,当前,建筑及城市更新领域的碳排放核查与监管体系不完善,缺乏高效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工具,尚未形成完备的碳足迹监控机制。一些地方绿色低碳改造标准、要求不统一,导致项目规划建设方案形成周期较长。同时,随着绿色低碳技术的范畴迅速扩大,对绿色低碳新技术、新材料(如气凝胶绝热复合材料)缺乏统一认识和标准规范,尤其是在传统建筑行业中,绿色建材的使用接受度较低,市场渗透率不高,限制了绿色建筑的推广。
对此,他建议,应进一步完善绿色低碳领域有关政策、标准。如加快构建建筑领域碳排放的核查和监管体系,推动建筑碳排放数据采集和分析技术的应用,确保碳排放目标的精准实施。进一步支持企业开展碳足迹核算,鼓励绿色建筑认证,完善碳排放交易机制,推动建筑领域碳市场的健康发展。尽快细化政策法规,明确新建筑与既有建筑低碳改造的标准、年限、比例等问题。加速出台具体方案,提出建筑低碳改造的推动节点、保障措施等,推动临电(光伏)上网、绿电收益分配等机制落地。
为加强绿色低碳发展重大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戴和根建议,将建筑绿色低碳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列入国家重大科技研发计划,建立科技成果库和公布机制,促进转化应用,构建碳排放和节能减碳标准体系。加快制定满足“好房子”需求的绿色低碳建筑应用技术标准和规范,从政策层面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明确气凝胶等绿色低碳材料的性能指标、施工工艺、质量验收等要求,推动可靠技术工艺及产品设备的集成应用,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用合作。
来源:中国环境